中教数据库 > 实用医学杂志 > 文章详情

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NA-23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

更新时间:2023-05-28

【摘要】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NA-23b(miR-23b)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。方法利用外泌体试剂盒提取6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5例健康人血浆中的外泌体,分别使用透射电镜、Western Blot和纳米颗粒示踪法进行鉴定。采用RT-qPCR法检测外泌体中miR-23b的表达水平,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。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-23b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降低(P <0.001),其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、浸润深度、淋巴结转移、TNM分期、脉管浸润、神经侵犯显著相关(均P <0.05)。Kaplan-Meier生存分析显示,外泌体miR-23b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高表达组明显缩短(P=0.003)。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,血浆外泌体中miR-23b低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(HR=2.243,95%CI:1.093~5.024,P=0.029)。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-23b的表达下调与多个不良临床病理学因素及较短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,具有成为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。

【关键词】

89 2页 免费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

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

0/500
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教立场
相关文献

推荐期刊
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2021021570号-13

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